化学


《旋光光谱学综述:测量仪器,方法论和理论模拟,第1卷》
Comprehensive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Volume 1, Instrumentation, Methodologies, and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Nina Berova 等编著
2012年,808页,ISBN: 9781118012932
书评者: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WileyAmazon China

偏振光通过手性物质时,其振动面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线发生旋转的现象,称为旋光现象。本书综合介绍了旋光光谱学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装备,特别论述了圆二色性(CD)和CD在化学、生物化学以及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其范围从最广泛使用的电子或振动CD,到最前沿的领域——如非线性光谱学以及模拟旋光性质的理论等。本书是难得的一本全面地、综合性地论述旋光光谱学的专著,每一章都是由该领域领军科学家撰写而成。

本书是第一卷,由三部分组成,共26章:第一部分是“引言”,含第1章:1. 光线与分子的相互作用:旋光现象的理论解释;第二部分是“实验方法和测量仪器”,含第2-19章:2. 电子跃迁圆二色性的测量;3. 圆偏振发光光谱学和检测到的发光圆二色性;4. 固态旋光光谱学:原理和应用;5. 红外振动光活性:测量和应用;6. 拉曼光学活性的测量;7. 纳米时间分辨的自然旋光光谱学和磁旋光光谱学;8. 飞秒红外圆二色性和旋光色散;9. 在扩展的波长范围内镧系化合物的旋光性质;10. 近红外振动圆二色性:NIRVCD;11. 旋光和固有的光活性;12. 晶体的旋光成像;13. 手性分子的非线性光谱学;14. 分子手性的现场测量以及利用表面非线性光谱学来进行分子组装;15. 光电子的圆二色性;16. 磁手性二色性和双折射;17. X射线检测到的光活性;18. 线性二色性;19. 光电吸收光谱学。第三部分是“理论模拟”,含第20-26章:20. 能预言电子圆二色性的独立的系统理论;21. 从头算的电子圆二色性及旋光色散:从有机分子到过渡金属配合物;22. 大有机系统和超大分子系统的电子圆二色光谱学理论;23. 高精度量子化学和旋光性质;24. 振动圆二色性和拉曼光学活性的从头算方法;25. 旋光光谱的溶剂化效应建模;26. 振动圆二色性中的络合、溶剂化及手性变换。每章的结尾有参考书目,目录的前面有各章作者简介,结尾有主题索引。

本书第一编著Nina Berova博士是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员。1998年以来,她一直是《手性》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本书可用做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科书,或学术和工业领域的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旋光光谱学综述:在合成化合物、自然产物及生物分子立体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第2卷》
Comprehensive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Volume 2, Applications in Stereochemical Analysis of Synthetic Compounds,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molecules

Nina Berova 等编著
2012年,872页,ISBN: 9781118012925
书评者: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WileyAmazon China

偏振光通过手性物质时,其振动面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线发生旋转的现象,称为旋光现象。本书综合性地介绍了旋光光谱学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装备,特别论述了圆二色性(CD)和CD在化学、生物化学以及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其范围从最广泛使用的电子或振动CD,到最前沿的领域——如非线性光谱学以及模拟旋光性质的理论等。也讨论了旋光光谱学在有机立体化学、无机立体化学、生物化学以及结构生物学中的应用。每一章都是由该领域领军科学家撰写。

本书是第二卷,由四部分组成,共25章:第一部分是“历史的综述”,含第1章:1. Aimé Cotton在1895年发现CD和ORD后的第一个十年;第二部分是“有机立体化学”,含2-12章:2. 一些天然的手性发色团——经验规则和量子化学计算;3. 用于测定苯和其它芳香族发色团绝对构型的电子CD;4. 电子CD激子手性方法:原理和应用;5. 手性扩展p-电子化合物的CD光谱:绝对立体化学和实验验证的理论确定;6. 利用固态电子圆二色性和量子力学计算来编配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7.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动态立体化学和旋光光谱学;8. 动态系统的圆二色性:开关分子及超分子的手性;9. 超分子系统的电子圆二色性;10. 利用有量子计算功能的HPLCECD进行手性化合物的在线立体化学分析;11. 用振动圆二色性进行手性天然产物的结构测定;12. 分子绝对构型的测定:选择适当旋光法的准则。第三部分是“无机立体化学”,含第13章:13. 电子圆二色性在无机立体化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是“生物分子”,含第14-25章:14. 蛋白质的电子圆二色性;15. 肽的电子圆二色性;16. 拟肽的电子圆二色性;17. 核酸的电子圆二色性;18. 肽核酸及其类似物的电子圆二色性;19. 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圆二色性;20. 用电子圆二色性来分析捆绑在核酸上的药物或天然产物;21. 用电子圆二色性来探索HSA和AGP药物捆绑位置;22. 生物高聚物、肽、蛋白质和核酸的构象研究——振动圆二色性的作用;23. 从拉曼光学活性来看生物分子的结构和行为;24. 糖类和复合糖的旋光、电子圆二色性以及振动圆二色性;25. 通过电子圆二色性来发现药物。本书以纪念已故的Carlo Rosini教授的短文开头。每章的结尾有参考书目,目录的前面有各章作者简介,结尾有主题索引。

本书第一编著贝罗娃博士是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员。1998年以来,她一直是《手性》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本书可用做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科书,或学术和工业领域的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绿色分析化学手册》
Handbook of Green Analytical Chemistry

Miguel de la Guardia 等编著
2012年,566页,ISBN: 9780470972014
书评者: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WileyAmazon China

绿色分析化学学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能有效使有害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并最小化操作者和环境安全最大化的分析程序。近年来,为了防止或降低分析工作对环境带来的有害影响,一些方法论和技术工具得到很大的发展,关键策略包括:回收、取代、试剂或溶剂的还原或去毒等。本书综述了绿色分析化学近年的状态和发展。国际著名专家在本书中讨论了绿色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发展环境友好型分析技术的一系列工具。

本书由4部分组成,共23章:第一部分概念,含1-4章:1. 绿色分析化学的概念;2. 有关绿色分析化学的教育:3. 绿色分析实验室的实验;4. 有关绿色分析化学的出版物。第二部分分析过程,含5-14章:5. 绿色取样技术:6. 样品的直接分析;7. 绿色分析的样品处理途径;8. 用非色谱分离技术制备绿色样品;9. 毛细管电泳;10. 绿色色谱学;11. 绿色分析原子光谱分析;12. 固相分子光谱学;13. 绿色分析化学的衍生技术:分子吸收、荧光和液相色谱;14. 绿色电分析方法。第三部分战略,含第15-19章:15. 分析化学中的能量降耗;16. 绿色分析化学和流动注射法;17. 微型化;18. 微材料或纳米材料的实验室芯片检测系统;19. 含有害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室废料的光催化处理。第四部分应用的领域,含第20-23章:20. 绿色生物分析化学;21. 生物诊断中的红外光谱学:一种绿色分析途径;22. 环境分析;23. 绿色工业分析。本书目录的后面有各章作者的简介。每章的结尾有参考书目,书的最后是主题索引。

本书第一编著M. 瓜迪亚博士是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化学系教授兼主任,在分析化学领域曾发表过大量论文和专著,荣获很多奖项。他曾应邀在法国、德国、中国等很多国家讲学,并且是一些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会成员。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绿色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并对样品分析的各个基本环节提出了“绿化”处理的途径。本书可作为化学系大学生、研究生的参考书;也是分析化学领域工作者有益的工具书。



《实用仪器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及实验室管理》
Practic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Methods, Quality Assurance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Sergio Petrozzi 著
2013年,492页,ISBN: 9783527329519
书评者: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WileyAmazon China

本书综述了分析化学中各种重要的仪器分析方法,使学生能掌握独立开发分析方法的技能,并让学生懂得分析工作者就是针对客户的具体问题寻找答案的人。本书包含了分析化学实验课中的16个实验:色谱分析、原子光谱分析法、传感器、场流分级(field flow fractionation)、流动注射分析以及凯氏氮测定法等。本书是2009年出版的德文版的英译本,英译版中增加了不少新的分析方法及实验。

本书共8章:1. 引言:介绍了分析化学的历史以及它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2. 质量管理导论:论述了质量管理的历史背景,容差、标准、控制过程、指导方针以及质量管理的系统要求等;3. 统计学基础:论述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术语及各种测量偏差的计算法,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及回归分析等;4. 分析过程:介绍了分析过程的整体范围,设计、取样、分析、评估及验证等过程及方法;5. 验证策略的实例:以测定工业废水中苯酚为例,讲述了验证分析方法的途径,包括对精确度、准确度、校正函数、测量的不准确性、耐用性等的测量;6. 教学实验室章程中的组织实用规则:论述了建立这些章程及规则的目的及内容,包括实验室的安全性、实验项目的工作流程、准备工作、实验室纪录本及报告等;7. 文献:讲述了引用的文献、推荐的标准、校正、内部测试及质量管理等;8. 课题:以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分析课题,系统地讲解了色谱、光谱、电泳分离、流动注射分析、质谱、凯氏氮测定法、溶解氧测定法以及场流分级等分析方法。每章的结尾有参考书目,本书的结尾有6个附录,最后是主题索引。

本书著者Keling Liu是瑞士苏黎世应用科学大学的副教授,是该校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实验室导师。他长期在实验室从事教学和实验工作,在很多国际杂志上发表过大量论文。

本书在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同时,通过一些分析实例向学生灌输了以下思想:分析方法是学习化学和物理学的基础;分析过程从订单的输入开始,到分析报告的打出结束;分析工作就是一种服务。本书可作为化学系大学生实验课的教科书、研究生或分析化学领域工作者的实验室参考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学手册,第2版》
Handbook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2nd Edition

David A. Cremers 等著
2013年,426页,ISBN: 9781119971122
书评者: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WileyAmazon China

上世纪60年代,激光的发现引发了许多新技术的出现,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术(LIBS)就是其中的一项,LIBS又称激光等离子体光谱(LIPS),或激光火花光谱(LSS)。LIBS利用几十至几百毫焦的脉冲在样品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进行近程或远程的定性或定量元素成份分析,分析对象包括固体、气体、液体、泥浆、气溶胶、岩石、土壤或有毒物质(例如炭疽病毒等),样品无需前处理,可以是均匀物质也可以是非均匀物质。LIBS便于携带,广泛用于野外或星球环境的分析。目前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组从事LIBS的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发展很快,每年都有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信息。本书是第2版,增加了统计分析和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分析的章节;还增加了一些数据和素材,使读者了解LIBS的优缺点,解决计算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本书共9章:1. 引言:以创新点为引线讲述了LIBS的发展史;2. LIBS等离子体的基础知识:讲述了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学的基本原理,以及LIBS等离子体形成、寿命及衰败等复杂过程;3. LIBS的基本装置:LIBS是现代激光器、检测器、计时电路、数据采集系统和传统光谱仪系统的集成;4. LIIBS的分析校正曲线及特性曲线;5. 定性的LIBS分析;6. 定量的LIBS分析;7. LIBS的化学计量分析:论述了LIBS的模型计算,以及统计方法在LIBS中的应用;8. LIBS的远程测量;9. LIBS的应用案例。前言的后面有缩写词、常数及符号表。每章的结尾有参考书目。书的末尾有5个附录:A. LIBS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B. 主要的LIBS参考文献;C. 文献中给出的检出限;D. LIBS的光谱图;E. 问题及解答。最后是主题索引。

本书第一著者David A.Cremers博士任职于美国应用研究联合公司,有60年从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学研究的经验,在LIBS的方法研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曾发表过大量论文。

本书从LIBS的基本原理出发,全面地阐述了LIBS的装备、方法和技术,并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照片来清晰地说明主题,是从事光学仪器分析工作者的必备手册,也可作为化学系或物理系大学生、研究生的参考书。



《实用拉曼光谱:引论》
Practical Raman Spectroscopy: An Introduction

Peter Vandenabeele 著
2013年,192页,ISBN: 9780470683194
书评者: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WileyAmazon China

拉曼光谱是一种多功能的分子光谱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研究领域。早期的拉曼光谱技术既耗时又复杂,只有少数特殊的实验室才能使用这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拉曼光谱走进了一般的实验室,应用越来越广泛。受过良好训练的操作者可以有效地预防拉曼光谱操作中的失误。在当今的拉曼光谱教学中,通常只强调理论部份而忽视了它的实验应用部份。本书作者希望弥补这种缺失。本书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书中强调了拉曼光谱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并重点讲解了拉曼光谱测量仪器的结构、性能以及应用,全书始终还贯穿了对一些问题的讨论。

本书共5章:1. 拉曼光谱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知识使读者能懂得拉曼光谱中的干扰问题;2. 干扰和副作用;3. 拉曼信号的强化:学习一些增强拉曼光谱信号的技术;4. 拉曼测量仪器:学习拉曼光谱仪的一般结构,了解各个部件的属性;5. 常规实验室中的拉曼光谱学:学习拉曼光谱实验室中日常操作的各个方面;例如,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基准的校正,光谱的搜索,熟悉软件包的功能等。本书目录的前面有作者简介、缩写词和符号表以及拉曼光谱的入门简介。每章的结尾有内容小结,书的结尾有问题解答、参考书目、术语表及主题索引。

本书著者Peter Vandenabeele博士是比利时根特大学考古系的研究教授,长期从事拉曼光谱研究和教学,在考古学界和分析化学界曾发表过大量相关的论文和著作。

本书是拉曼光谱新学员的入门书和手册,系统地介绍了拉曼光谱的理论、仪器结构、性能和应用,有理论有实践,可作为化学系大学生学习拉曼光谱学的教科书或工具书;研究生或分析化学领域工作者的参考书。



《用于清洁工艺的异相催化剂:光谱, 设计和监控》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for Clean Technology: Spectroscopy, Design, and Monitoring

Karen Wilson 等著
2013年,504页,ISBN: 9783527332137
书评者: 李蓓,硕士生 (北京化工大学)
WileyAmazon China

可持续化学是指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在原子层次并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角度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或产生,提高原子利用率,同时高效使用可再生资源。伴随着世界走向“后石油时代”,化石燃料匮乏,无节制地使用石油已经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化学的发展日益重视。而催化是发展可持续化学的关键,它支撑90%的化学制造过程,对化工和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书首次将异相催化的研究热点和清洁工艺、原位监测联系起来,致力于研究异相催化剂用于清洁化学合成,同时运用当代光谱技术设计汽相、液相反应催化剂,最终实现可持续方法制备精细、特殊、药物化学品的新催化路线。

全书共14章:1.清洁工艺和催化的介绍;2.乙醇选择性氧化的机理研究;3.多相体系的反应监测:有机合成中耦合原位光谱技术的应用;4.光催化材料、表面中间体和反应机理的在线研究;5. 对映体选择性异相催化;6.固体酸、碱的催化清洁技术的机理研究;7.活性位分离的异相催化剂;8.设计多孔无机构架;9.裁定纳米颗粒用于清洁工艺-实现尺寸和形貌的控制;10.金属有机结构用于精细化工;11.用于清洁催化技术的过程强化;12.Operando表征(在真实反应条件下,并且配有反应产物实时分析的表征手段)和原位表征近来的发展趋势-用于合理设计催化剂的技术;13.核磁共振技术用于在线监控催化剂行为;14.环境压力下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本书内容由英国阿斯顿大学的欧洲生物能源研究中心主任Karen Wilson教授和卡迪夫大学催化研究所的Adam F. Lee教授(同时兼职华威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可持续化学合成部门主席)联合撰写。两人的研究领域都集中在可持续化学合成,Karen Wilson教授倾向于设计异相催化剂用于清洁化学路线,尤其是设计可调的孔状材料用于可持续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合成,而Adam F. Lee教授更倾向于表面科学和催化的研究。此书内容丰富,配有大量的实例和彩图,这些都源于遍布催化、材料、光谱学、过程强化和绿色化学等各个化学学科分支的29个科学家和工程师收集的资料,因而极具参考价值。

此书强调应用,适合正在学习可持续化学或绿色化学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珍贵的参考资料,帮助那些活跃在清洁工艺领域的催化科学家和工程师。


点击浏览更多Wiley在化学领域的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