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

Fialho_9780470444672 《不断涌现的癌症疗法——微生物途径和生物技术工具》
Emerging Cancer Therapy: Microbial Approaches and Biotechnological Tools
Arsenio Fialho,Ananda M. Chakrabarty 编著
2010年8月,432页,ISBN: 9780470444672
MeSH:
1. Neoplasms-therapy
2. Bacteria-immunology
3. Antineoplastic Agents
4. Biotechnology
书评者: 刘玉琴,教授、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细胞中心)
Wiley Amazon China

目前癌症的治疗虽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疗效仍不尽人意。不断寻找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仍任务艰巨。

100多年前就发现致传染性疾病的细菌病毒,可引起肿瘤的消退,有时其灭菌培养液也可引起肿瘤的缩小或消退,表明其可溶性产物也有抗癌活性。由此,科学家花费了巨力来研发该类产品。本书就讲述了经基因改造或未经改造的微生物病毒及其产物在癌症治疗中的使用,包括临床试验的进展。

本书是Wiley公司有关生物技术进展的系列丛书之一。本书组织了全世界包括中国、韩国本领域的专家撰写。全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活或减毒的细菌和病毒作为抗癌制剂:包括1、筛选在肿瘤中生长的鼠伤寒沙门氏细菌的突变株用于消除裸鼠模型中的肿瘤;2、利用活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用于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3、结核杆菌(BCG)治疗膀胱尿道上皮性癌;4,活的梭庄芽孢杆菌作为肿瘤生物治疗的强力工具;5、双岐杆菌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传送系统;6、复制选择性病毒用于癌症治疗;7、基因工程化单纯疱疹病毒用于癌症溶解性病毒治疗。

第二部分,细胞产物作为抗癌制剂:8、从致病菌中获取抗癌药:逻辑与智能药物设计;9、精氨酸脱氨酶和癌症治疗;10、利用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进行癌症的分子化疗;11、细菌蛋白抗转移;12、荚膜球菌外毒素A为基础免疫毒素用于靶向癌症治疗;13、白喉-白介素复合毒素用于新型癌症治疗;14、阳离子抑菌肽用于癌症治疗:实验室研究和临床潜能;15、菌红素及其作为促凋亡抗癌剂的应用;16、细菌来源的法基尼转移酶抑制剂用于癌症治疗;17、RNA和CpG DNA作为核酸基治剂的使用。

第三部分,18、药品研发中至少产权的产生和保护的作用及重要性。

本书不但丰富了肿瘤治疗的知识,还有助于开拓研究视野,特别适合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参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部分,这些新型抗癌制剂将用于临床并推向全世界,如何通过申请专利对这些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该部分详细阐述了药物专利注册的基本概念,包括专利侵权和适用的情况,帮助读者建立将药物包括抗癌药引入市场的概念。


Markland_9783527320912 《肿瘤血管形成——从分子机理到靶向治疗》
Tumor Angiogenesis: From Molecular Mechanisms to Targeted Therapy
Francis S. Markland,Stephen Swenson,Radu Minea 编著
2010年6月,351页,ISBN: 9783527320912
MeSH:
1. Neoplasms-drug therapy
2. Angiogenesis Inhibitors-therapeutic use
3. Neoplasms-blood supply
4. Neovascularization, Pathologic-drug therapy
书评者: 刘玉琴,教授、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细胞中心)
Wiley Amazon China

1971年肿瘤血管形成研究领域的先驱Judah Folkmam发表论文阐述血管形成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他在此领域辛勤耕耘40余年,直至2008年1月去世。三位主编出版此书,纪念Folkman教授。

肿瘤血管形成和抗血管形成应用的方方面面此书中均有论及。第一部分是引言性质的:肿瘤血管形成概述,回顾了Folkman打破以前的思想观念,开创肿瘤血管形成研究的模型、分子机理等领域的研究,介绍了其40年研究的各个里程碑,如:“肿瘤无血管期”的概念,“肿瘤从无血管到血管化的转换”,“抗血管形成治疗”,保持肿瘤无血管期。TAF,bFGF,VEGF,HIF等分子的发现及作用等等……。

编著者将主题内容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1、血管和淋巴管形成的机理;除介绍正常血管、肿瘤血管的形成机制外,还阐述了肿瘤如何逃脱抗血管形成治疗;血管形成过程的各种调节(促进或抑制)因子,包括各种非经典的内源性肽的条件作用;血管形成过程中涉及的辅助性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周细胞、间充质细胞,他们在哪儿,如何协调内皮细胞;接下来的内容中还讨论了发育过程和肿瘤等病理过程中血管形成的不同。这部分最后一章,概括了过去十几年肿瘤淋巴管形成领域的进展,特别是血管与淋巴管系的广泛的互动及利用淋巴管形成作为新药研发靶标。 2、信号传导与血管形成;作者深入细致的论述了整合素多方面的功能,及在血管形成中促进细胞与基质相互的双向作用。另有作者综述了整合素之外的其他信号通路的作用及作为靶标的期望。各个通路都有多种配体和受体参与,各通路间的相互作用仍待更多研究加以阐明。3、血管形成和治疗切入;本部分第一章介绍以整合素为靶标的抗血管形成制剂的研发,本章是分子靶向治疗研发全过程的典范,从机理到合成的含Arg-Gly-Asp结构的解整合素,从体外细胞水平功能研究到整体生物活性检测、疗效评价。第二章是以抗VEGF为切入点的抗血管形成治疗,包括单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mTOR抑制剂。本部分第三章中讨论了抗血管形成治疗与其他治疗如免疫调节治疗、放疗、化疗等的联合应用,涵盖了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实验。最后一章讨论抗血管形成治疗的肿瘤特异性,单独使用抗血管形成治疗,效果不理想,如果协同其他细胞毒性药物,肿瘤特异性减弱,如何折中? 4、血管形成成像和生物标记。本部分首先介绍肿瘤血管形成的活体成像,包括常用技术如超声、CT、磁共振、PET和靶向成像。又深入介绍了如何利用VEGF, 整合素,MMP, 及胞外基质成分作为靶标,进行肿瘤血管成像。后半部分介绍如何确定生物标记并用于药物疗效确定,从体外细胞系到体内动物模型,从早期的临床前实验到临床日常应用,充分显示了生物标记分子的作用及对药物研发的影响。

本书呈现了研究前沿,有许多精美的图片,既有示意图,又有组织切片、整体检查图像等。对从事肿瘤研究、药物研究和血管形成研究的科学家、研究生及对本领域感兴趣的大学生,都是值得学习、参考的书。


点击浏览更多Wiley在肿瘤学领域的出版物